close

內容來自sohu新聞

成都市長:抓好創新驅動 走好“一帶一路”



成都市長唐良智心中的“十三五”:抓好創新驅動 走好“一帶一路”

◎每經記者 江然 劉林鵬 陳巖

編者按:本月中旬,備受矚目的中國共產黨十八屆五中全會將在北京召開,會議的核心議題是研究“十三五”規劃建議。從昨日起,本報推出“深度觀察‘十三五’”大型策劃報道,並派出多路記者奔赴北京、上海、重慶、成都、西安等城市,擬采訪國傢發改委等部委及各地市長,便於讀者更真切地感知經濟發展的脈搏,洞察未來發展的趨勢。今天,我們刊發“市長訪談錄”的第一篇,成都市長唐良智將分享他的思路和經驗。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即將召開。據悉,五中全會將著眼於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目標,研究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現在,隨著這一時間點的臨近,全國各地越來越將目光聚焦到“十三五”規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註意到,習近平總書記今年已多次就“十三五”規劃展開不同主題調研,並與全國各省區市“一把手”座談討論。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明大勢、看大局,深刻把握國際國內發展基本走勢,把我們所處的國內外發展環境和條件分析透,把我們前進的方向和目標理清楚,把我們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搞明白,堅持立足優勢、趨利避害、積極作為,系統謀劃好“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

記者也註意到,按照中央部署,全國各地今年以來都在積極謀劃“十三五”時期發展,也都在緊鑼密鼓編制“十三五”規劃。西部重鎮成都也不例外。

“成都作為國傢實施‘一帶一路’戰略和長江經濟帶建設的戰略支點城市,作為四川的‘長子’,‘十三五’必須要肩負起國傢使命,落實好‘首位城市’的責任。”8月12日,成都市政府第四次全體會上,成都市長唐良智表示,“編制‘十三五’規劃要堅持全局觀念、系統思維、嚴謹態度,不僅要對接國傢戰略,落實省委省政府部署,也要緊貼成都實際,規劃要保證落得瞭地、生得瞭根。成都要按照國傢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的部署,努力在‘十三五’發展中走得更穩更好,成為西部大開發排頭兵。”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註意到,盡管成都這座中國西部特大中心城市尚未對“十三五”規劃內容明確發聲,但從成都市長唐良智近幾個月的密集調研和專題會議報道內容看,唐良智心中似乎已經初步有瞭答案。

“成都‘十三五’的重要任務,核心是兩條主線:抓好創新驅動,走好‘一帶一路’”。在唐良智看來,國傢實施“一帶一路”戰略和長江經濟帶建設,已使成都由內陸城市變為國傢向西向南開放的前沿城市,由地理意義上的盆地變為經濟意義上的高地。“國傢為我們搭建瞭這麼好的舞臺,不是讓我們隻是看戲。我們要努力跳到舞臺的中央,力爭成為主角,這既是成都必須肩負的國傢使命,也是成都實現新常態發展的內在要求。”唐良智多次在政府會議上強調要有國傢使命、首位城市的責任和擔當。“成都要堅持把創新驅動發展作為面向未來的核心戰略、作為推動城市轉型發展的核心動力”,唐良智在9月21日召開的市政府第90次常務會上強調,“對,就是核心戰略,不是一般的重大戰略。”

唐良智形象地比喻,就像雞蛋,從外打破是食物,從內蹦出是生命。現在國傢之間、城市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如果你不想成為競爭的犧牲品,你忍受住瞭“十月懷胎”的艱辛,你終將會脫胎換骨、鳳凰涅槃。內生的力量更為持久強大。

方向已經明確,措施必須跟上。

站在政府工作角度,唐良智在政府常務會上說,“成都編制‘十三五’規劃和重點領域六個2025規劃,必須站在全球格局、國傢戰略、區域發展的高度來謀劃,必須落實好國傢‘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一帶一路’建設重大部署,落實好省委省政府‘五個新作為’重大要求,緊密結合成都實際,進一步明確奮鬥目標、明晰工作路徑、強化保障措施。具體到政府工作,重點就是要穩當前、謀長遠、打基礎、促改革、惠民生”。

穩當前

“重點要抓投資、促項目、保運行”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

在唐良智看來,抓創新驅動,走“一帶一路”,前提要穩住當前。按他的話說,就是“當前日子必須要過得去”。

“因為當前確實有不穩的因素,國際國內經濟下行壓力依然很大。成都要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為‘十三五’開好局,仍要付出艱辛努力。”8月12日,唐良智在成都市政府第四次全體會上開門見山地說。

成都GDP增幅上半年完成瞭8%的目標,但7月的一些經濟指標卻有所下滑。“這說明什麼問題?說明基礎不牢!很多指標還不踏實。”他說。

盡管今年1~7月成都市實際到位內資2247.6億元,同比增長瞭12.49%;服務業到位內資1562億元,占69.5%;新批外商投資項目同比增長25.58%,實際到位外資45.27億美元,這在中西部較高,但在唐良智看來,引進重大項目數量還不夠、質量還不高。“穩當前,要突出抓投資、促項目、保運行,確保經濟穩定健康發展,完成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唐良智在會上表示,“穩”字當頭,就是要保持經濟發展在合理區間內運行,保持社會和諧穩定,這是抓好創新驅動、走好“一帶一路”的前提和基礎。

唐良智在調研中多次強調,“投資是發展的底盤。投資不抓住,尤其是工業投資不加把勁,成都發展後勁就缺乏支撐。”同在經濟下行壓力下,先進城市繼續奔跑,成都跑慢瞭就是落後。因此,成都不光要完成既定目標,工業投資還應繼續加碼。“成都工業投資還遠遠沒有到天花板。”

不光如此,還要以創新的辦法抓投資。唐良智舉例稱,近年來,國傢在基礎設施建設、棚戶區改造、共同管溝建設上有一系列重大政策,設立瞭專項建設資金。成都要抓住機遇、主動作為、積極爭取,用好用足國傢專項建設債券等新型金融產品。

“項目是經濟發展的命根子。”唐良智多次表示,抓投資就要抓項目。上半年,成都建立瞭各級政府一把手“出門招商”的機制,較有成效,“但是項目中‘重磅炸彈’少,落地揚起灰的多,能砸出坑的少。”

國傢對西部、對四川、對成都歷來是高看一眼、厚愛三分。國傢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一帶一路”戰略和長江經濟帶建設、國傢自主創新示范區、國傢級天府新區等都給成都帶來重大發展機遇。尤其在新一輪西部大開發背景下,中國經濟向西看是大勢所趨。“抓工作必須看清大勢。”唐良智認為,“要積極融入國傢‘一帶一路’戰略和長江經濟帶建設,主動對接京津冀一體化和央企‘十三五’規劃,爭取讓央企在‘十三五’規劃中把成都作為重點地區佈局。”

“項目沒有落地不放心啊,隻有落地瞭心裡才踏實。”唐良智的話語間,透露出對穩當前、抓項目的急迫。“大傢碰到我,哪怕就一句話,說項目很不錯、進展很好,我心裡就踏實瞭。”

在唐良智看來,穩住當前還需要政府提供更好的保障。“第一,過去依法承諾給企業的政策一定要兌現,不能因為人換瞭,政策就可以不兌現。政府要帶頭講信用。第二,要深入企業,切實為企業服好務。”

受宏觀經濟形勢影響,目前部分企業生產經營還比較困難。唐良智在深入企業調研後表示,政府能幫一點就多幫一點,尤其是制定政策要充分考慮企業的實際情況和承受能力,千萬不能殺雞取卵。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註意到,幫助企業解決困難、渡過難關,是成都市政府近期一直在做的工作。自去年6月,成都出臺《關於促進當前經濟平穩增長的二十二條措施》後,今年4月又出臺瞭《關於促進經濟穩中求進的若幹意見》(簡稱“30條”),目的就是促進經濟穩定增長,保持經濟在合理區間運行。

謀長遠

必須弄清“你是誰,你能做什麼,怎麼能做好”

站高方能看遠。抓好創新驅動,走好“一帶一路”,關鍵是要謀好長遠。按唐良智的話說,就是“一定要搞清楚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

在唐良智看來,“謀長遠”首先要編制好中長期規劃,必須明確城市未來發展的方向和目標。

“做規劃首先要弄清你是誰,你能做什麼,怎麼能做好?”7月23日,唐良智在成都市政協2015年上半年經濟社會發展情況通報會上一語中的,回答瞭謀長遠的前提。

“要從國際格局、國傢戰略和區域發展的高度,認真思考成都處於什麼樣的地位,應該發揮什麼樣的作用,這是謀劃‘十三五’必須考量的問題。”用唐良智的話說,“把這些問題想清楚,搞透徹瞭,設立的目標才可及,路徑才可走,措施才有針對性。”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還註意到,為瞭抓好創新驅動,走好“一帶一路”,更好地落實國傢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的部署,成都正在編制經濟社會重點領域6個2025規劃和“十三五”規劃。唐良智認為,加快形成中長期規劃體系十分必要,“也許一百年、五十年我們不能看得很清楚,但至少要看清十年、幹好五年。”

記者綜合各方面信息,成都“十三五”發展目標正在成形:更好地肩負國傢使命,履行“首位城市”責任,初步確定“一門戶一高地兩中心”的目標定位,即把成都加快建設為國傢門戶城市、國傢內陸開放高地、西部經濟中心、西部創新中心。

早在今年6月,唐良智主持專題會,研究成都制造業發展、服務業發展、創新型城市建設、城建攻堅、國際化城市建設及生態文明建設6個2025規劃綱要編制工作。他提出,要使2025規劃與“十三五”規劃有機銜接,為成都實現“新常態、萬億級,再出發”新起點上的跨越發展提供戰略支撐。

在唐良智看來,“謀長遠”還要謀劃好城市未來發展格局,加快構建“雙核共興、一城多市”網絡城市群。

剛剛履新成都時,唐良智就對成都的城市規劃和管理提出瞭一些想法。他花瞭近一個月的時間密集調研成都所有的區(市)縣,並在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加強‘小街區規制’規劃建設,增強城市綜合承載能力,構建雙核共興、一城多市的網絡城市群發展格局。”“按照獨立成市的要求,加快發展新型衛星城和區域中心城,優化規劃、完善功能,培育壯大支柱產業,合理分工產業和功能。”

自此,“小街區規制”、“獨立成市”以及“雙核共興”的理念,開始滲透進成都城市規劃的“血液”。

在唐良智看來,天府新區的獲批,給瞭已有2000多年建城史的成都改變單中心城市格局千載難逢的機遇。成都將借此形成中心城區、天府新區雙核,成為一個啞鈴型的城市,“不能再把天府新區1200多平方公裡成都區域簡單整合並進中心城區。”

8月20日,唐良智在成都市人大常委會2015年學習會上表示,“攤大餅格局對成都並不利,如果超出瞭城市單核發展的極限,日後將面臨難以更改的困難,交通擁堵等大城市病將更加嚴峻。”衛星城必須“獨立成市”,從規劃上就要把衛星城與中心城區隔離開來,讓衛星城擁有自己獨立的功能、產業和生活配套,這樣才能形成網絡城市群的發展格局。

而小街區規制是由城市主幹道圍合、中小街道分割、路網密度較高、土地功能復合、公共交通完善、公共服務設施就近配套的開放式街區模式。小街區與現代大型小區的最大不同,就在於前者開放而後者由圍墻閉合。早年在國外學習、考察的經歷,讓唐良智意識到小街區規制的重要意義。曼哈頓、紐約雖然高樓林立,卻毫不擁堵的景象給他留下深刻印象。“小街區規制就是不能隻建大道,不建小巷。就像一個人隻有動脈,沒有靜脈,沒有毛細血管,那就隻能是一個僵屍。”唐良智打瞭一個形象的比喻,“開發商拿多大地,小區就建多大面積,這嚴重違背以人為本的理念。政府要堅定不移地推進小街區規制。過去形成的我們慢慢改,新建的一定不能再犯錯。”

如何實現雙核共興、獨立成市、小街區規制,構建網絡城市群?記者搜索瞭唐良智講話報道的一個關鍵詞,“秉持軌道交通引領城市發展格局的理念。”“解決交通擁堵問題不可能讓百姓不買車、不出門,關鍵是看公共交通水平,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軌道交通水平。”唐良智多次在會上明確表示。“實施軌道交通加速成網建設計劃,是解決城市交通擁堵等大城市病問題的非常之道、必由之路。”唐良智在近日研究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工作時特別強調。

據記者瞭解,成都正在實施的軌道交通加速成網建設計劃,每年將投運兩個項目,計劃到2020年,力爭運營裡程500公裡,在建線路150公裡,共計650公裡,軌道交通的交通分擔率達到40%以上,形成暢通快捷的市域鐵路、地鐵、有軌電車、輕軌多制式相互銜接、互為補充的軌道交通體系,實現中心城區織密成網、天府新區基本成網、軌道交通全域覆蓋。

成都的地鐵目前僅通車65公裡。這個“5年10倍”的雄心不可小覷。“克服困難,苦幹五年。”力爭經過全市上下的努力,從根本上解決特大城市“攤大餅”建設帶來的交通擁堵等“大城市病”問題。“每個區(市)縣都要通軌道交通”,唐良智在市政府全體會議上說,“到時候,區(市)縣的同志來市裡開會就不要開車瞭,坐軌道交通過來更方便、更經濟。”

在唐良智看來,“謀長遠”還要加強對外大通道建設,加快內陸開放型經濟高地的互聯互通。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註意到,在國傢“一帶一路”《願景與行動》中,成都的定位是內陸開放型經濟高地。2014年9月,國務院《關於依托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指導意見》也要求發揮成都戰略支點作用。成都從自身出發,加強對外大通道建設,加快打造國際性“碼頭”是涉及未來5年、10年甚至更長時期發展的戰略舉措。

“我們要搶占山頭、率先占位,隻有這樣,未來的發展才不至於被動落後。”唐良智形象地說。

“要加快打造國際化開放碼頭和連通世界的對外大通道,縮短成都向西向南開放時空距離、打造國際一流物流環境,下好融入‘一帶一路’戰略先手棋。”在唐良智看來,“戰略問題要不惜代價”。

記者還註意到,國傢今年已正式批復立項成都第二機場。據有關方面分析,今年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吞吐量將達到4200萬人次,而該機場的極限吞吐量是4700萬人次。“必須加快第二機場建設,著力打造樞紐空港、門戶城市。”看得出,唐良智決心很大。

有媒體報道稱,“蓉歐快鐵”是成都通往歐洲、中亞的橋頭堡。對此定位,唐良智非常興奮。“但是現實和這個定位現在還相差甚遠,我們不僅要宣傳,更要實幹。”9月6日,在中國和波蘭雙方代表共同見證下,“蓉歐快鐵”成功實現雙向對開。

“我們要大力發展‘蓉歐+’,在已開通‘廈蓉歐’的基礎上,還要跟其他沿海城市合作,把不能海運、空運的貨物,力爭從成都運出去。”“還要加快構建以成都為中心的西部高鐵網,避免被高鐵邊緣化。”在這件事上,唐良智頗有危機感。

在唐良智看來,“謀長遠”還要加快打造內陸開放新平臺。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瞭解,成都正在加快制定融入“一帶一路”相關方案。

“融入‘一帶一路’的關鍵,在於企業怎麼樣走好‘一帶一路’。”唐良智說,“就是要以企業的參與度,評判一個城市在‘一帶一路’中的融入度。”

據瞭解,成都已經落戶的世界500強企業有268傢,有15個國傢在蓉設立瞭領事機構,擁有國際友城28個,並且與“一帶一路”沿線36個國傢建立瞭經貿和人文交流關系,成都在“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等國傢戰略格局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全國各地現在都在積極融入“一帶一路”,成都也面臨激烈競爭。此前也有一些聲音認為,成都在“一帶一路”中所處的位置並不十分有利。

唐良智對於這種說法並不認同。“雖然排演時可能不在舞臺中央,但舞跳好瞭不就跳到中間去當主角瞭嗎?”他打瞭一個簡單的比方,“關鍵看做什麼、怎麼做。做得好就當主角,做得不好就跑龍套。”

打基礎

“抓緊培育新的增長點和尋找新的發展動力”

基礎不牢,無以行穩致遠。

在唐良智看來,抓好創新驅動,走好“一帶一路”,必須要狠抓創新創業和產業培育,打牢城市發展的基礎,增強持續發展的動力和活力。按唐良智的話說,“打基礎非一日之功,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懷”。

據多方瞭解,唐良智到成都後一直在思考:成都新的發展動力是什麼?成都新的經濟增長點在哪裡?

成都去年經濟總量已經邁上萬億臺階。這對於西部城市而言,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目前,全國經濟總量過萬億的城市主要集中在東部和中部地區,除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四個直轄市和深圳、蘇州外,省會城市隻有三個:廣州、武漢和成都。

然而,若把看似亮眼的數據與其他“標兵”城市比較,成都差距依然不小,且“追兵”來勢洶洶。這迫使成都需要尋找到新的經濟增長點和新的發展動力。

“再過幾年就是建黨一百周年,實現中華民族第一個百年夢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我們要為建黨一百周年獻上一份大禮,最終靠什麼?”實際上,唐良智心中似乎已經有瞭清晰的答案。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觀察到,來成都九個月,唐良智明顯消瘦瞭許多。“比剛來的時候瘦瞭不少。”接近他的人說。在最近一次舉辦的“創業天府·菁蓉匯”上,唐良智拖著疲憊的身軀上臺,一番即興演說照樣博得滿堂喝彩。這似乎已經成為一個定式,創新創業者不光沖著投資人,還沖著這個“創新創業市長”而來。

對於“雙創市長”這個稱號,唐良智認為這是外界加給他的帽子,他並不太在意。“若這個頭銜對推動創新創業有幫助,我很高興。”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註意到,成都創新創業工作和商事制度改革的疊加效應正逐步顯現。2015上半年,成都創新創業企業增長迅猛。全市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超過11萬戶,同比增長34.7%,高出全國平均水平19.3個百分點;新增註冊資本3500多億元,同比增長142%,高出全國平均水平103.6個百分點。上半年全市新登記科學研究與技術服務類市場主體近6000戶,同比增長48.6%。這個數字有望在年內突破一萬。

同時,創投機構投資熱情高漲。今年已有31傢創投機構在成都登記備案,310多傢創投機構在蓉參與創業投資,支持創業項目225個,投資總額33.4億元。其中不乏創投界大咖。今年6月,俞敏洪[微博]作為合夥人之一的宏泰基金就將其在國內首個子基金設於成都。

不得不承認,這些改變與唐良智對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深刻領悟,以及對創新創業的組織和推動有密切關系。成都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工作得到瞭各方面認可和肯定。

因為創新創業成效卓著,今年8月,《財富》(中文版)雜志公佈的“2015中國十大創業城市”,成都榜上有名。這是成都自今年5月成為創新創業“3+2”格局重要一極後,獲得的又一殊榮。據阿裡研究院等機構聯合發佈的報告顯示,“中國矽谷”將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廣州和成都六大創新創業城市。

據《成都日報》報道,唐良智本人前不久被邀請作為嘉賓,參加瞭國傢行政學院舉辦的省部級幹部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專題研討班圓桌論壇,向來自國傢部委和全國各省市區的學員們介紹成都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經驗和做法。

“成都作為國傢實施‘一帶一路’戰略和長江經濟帶建設的戰略支點城市,必須肩負起國傢賦予的使命,落實好‘首位城市’的要求,切實把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作為面向未來的核心戰略,作為推動城市轉型發展的核心動力。”唐良智在圓桌論壇上表示。

“成都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總體思路:就是確定‘一個目標’,加快建設國傢創新型城市、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區域創新創業中心;扭住‘三大主要抓手’,加快建設國傢自主創新示范區,規劃建設成都科學城,大力實施‘創業天府’行動計劃;打造‘一個環境’,重點從激活創新創業資源、集聚創新創業要素和強化創新創業保障三方面著力,加快打造一流創新創業生態環境。”

“成都推進創新創業有四個主要特點,就是堅持‘市場+政府’雙驅動,堅持‘創新+創業’雙發展,堅持‘平臺+服務’雙支撐,堅持‘物質+精神’雙激勵。”唐良智在圓桌論壇上介紹道。

記者註意到,從今年初的首場“菁蓉匯”到如今,唐良智11場活動一場未落下。“為什麼我每次都去‘菁蓉匯’站臺?周末我也可以休息啊。”說起這事,唐良智坦言,“就是想鼓勵大傢都來成都創新創業。”成都正響應中央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號召,正在加快打造一流的創新創業生態環境,努力把成都打造成世界創新創業版圖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菁蓉匯”點燃瞭成都的創新創業之火,營造瞭成都創新創業的濃厚氛圍,現在的成都又推出瞭“蓉漂茶敘”,為創業者提供一個與市長“品茶論道”的機會。唐良智在一次“茶敘”中打趣說,“我講創新創業的‘心靈雞湯’已經很多瞭,成都的平臺和環境現在越來越好,接下來就是要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

伴隨著唐良智的“雙創”新政,“蓉漂”一詞橫空出世。當地創客們都知道,成都正致力於打造一流的環境,努力讓更多創客願意到成都做“安逸的蓉漂”。

實際上,唐良智對“蓉漂”一詞有一個形象的說法,就是創業者“寧願流落街頭也不願意離開這座城市;即便身無分文,也要堅守在這裡,挖掘和尋找創業機會。”國傢行政學院許正中教授評價說,成都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吸引瞭大批年輕人來創新創業,已經形成瞭“蓉漂”一族,滿城皆是創客。

今年6月,成都高新區獲批為國傢自主創新示范區,這是全國第八個,也是西部第一個。“要用好國傢自主創新示范區先行先試政策,加快打造制度創新和模式創新的試驗田,努力成為成都新常態下創新驅動發展的強大引擎。”唐良智在一次專題會議上說。

更令人期待的,則是正在規劃建設的成都科學城。“我們要在天府新區最好的地方——興隆湖周邊建一個成都科學城,打響‘創新為魂、科技立城,成都科學城’的牌子。”這是唐良智的構思,“打造西部創新第一城,讓這裡成為西部創新要素聚集最多的地方,包括研發、設計、制造、創業等。”

至少目前,在中國西部還沒有出現這樣的要素聚集區。“把這裡打造成創新要素最聚集的地區,這就是天府新區最核心競爭力和靈魂所在。”唐良智說,“要努力吸引全球創新創業要素到成都聚集,吸引全球優秀人才到成都來創新創業,實現夢想。”

8月28日,國務院出臺瞭《關於在部分區域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的總體方案》,包括1個跨省域行政區、四川在內的4個省級行政區和3個省級行政區的核心區進入第一批全面創新改革試驗范圍。四川將依托成都、德陽、綿陽,開展先行先試,這為成都破解創新驅動發展瓶頸制約提供瞭難得機遇。

“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四川的重點在成德綿,核心在成都。”對此,唐良智強調,“要按照國傢要求,結合成都實際,進一步深化認識,強化擔當,找準目標、明確措施、加強保障,加快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切實發揮好引領、示范和帶動作用。”

在唐良智看來,產業是城市發展的基石。“抓產業發展,最核心的是工業發展。”唐良智在最近的會議上說,否則“建設國際化現代化大都市、西部經濟中心、西部創新中心就無從談起”。

成都發展首先要解決工業發展不足的問題。“工業沒有大的投資增量,轉型升級就是一句空話。”在這方面,唐良智堅信工業“一業定乾坤”。

唐良智說,成都要在抓好電子信息、汽車等重點優勢產業的同時,還要把生物醫藥、軌道交通、航空航天等基礎較好的產業,加快培育為新的千億產業,制造業的目標則是到2025年要達到四萬億元產值。包括白色傢電智能化也是一個方向,要抓緊抓好。

對服務業的發展,唐良智也有自己的理解,就是要推進傳統服務業高端化、新興服務業項目化、服務業轉型本土化發展,重點培育發展電子商務、現代物流、現代金融、科技服務、養老健康等五大新興先導型服務業,加快打造世界軟件名城、世界旅遊目的地和國際購物天堂。同時,要堅持以工業化的理念加快現代農業發展,統籌推進農業標準化、組織化、資本化,加快打造一批農業“天府品牌”。

促改革

“破陳規、求突破、增活力”

革故方能鼎新。

在唐良智看來,抓好創新驅動,走好“一帶一路”,必須破除束縛生產力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加強制度創新和模式創新,不斷增強經濟社會發展活力。“要破陳規、求突破、增活力”。

“中央決定在部分區域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這是中央在十八大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後,立足當前、面向未來作出的又一項重大戰略部署,事關國傢長遠發展,事關‘兩個百年’夢想的實現,意義深遠,影響重大。”唐良智表示,“推進創新改革,全面是核心,系統是關鍵。盡管我們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已取得瞭一定成績,但思想解放還不夠,實踐探索還不夠,創新驅動的瓶頸問題還沒有真正突破。”

唐良智說,“成都作為西部特大中心城市,作為四川首位城市,有義務也有責任發揮好帶頭帶動引領示范輻射作用,努力走出一條創新驅動的改革路線圖,為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做出更多的成都貢獻。”

在唐良智看來,成都推動全面創新改革試驗,要以推動科技創新為核心,以破除體制機制障礙為主攻方向,關鍵要打通產學研用協同創新通道和軍民融合通道。“強化科技創新與制度創新協同很重要。要避免科技成果僅在實驗室走完生命周期。”“風險投資目前最擔心的問題就是資金進出通道不暢通,希望有更高層面的制度設計,解決好創新創業投資與效益對稱房貸2順位性問題。”唐良智說。

現在全國各地均在實施簡政放權,成都也不例外。“首先要加快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和職能轉變。”8月12日,唐良智在成都市政府第四次全體會上說,“堅持該減的減到位,該放的放到位,該管的管到位,以更有效的‘管’促進更積極的‘放’。”

唐良智還表示,成土信貸苗栗頭屋土信貸都將通過一系列改革,推動政府職能轉變,努力營造更好的營商環境。

記者註意到,“互聯網+”今年首次被寫入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唐良智說,互聯網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勢不可逆轉。“互聯網+”不光要與現代制造業結合,也要與政府管理服務和城市建設相結合,通過互聯網進一步暢通政企、政民溝通渠道,提高政府管理服務效率,構建B2G(BusinesstoGovernment)新型政企關系、R2G(ResidenttoGovernment)新型政民關系。

“簡單地講,就是要用互聯網的方式,更好地解決企業與政府、老百姓與政府的溝通問題,更好地方便基層、方便企業、方便群眾。”唐良智在會上表示。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瞭解,成都B2G企業服務新機制9月份已經啟用。“要用好這一平臺,收集好企業困難和問題,及時協調解決。”唐良智表示,“對發現的共性問題要專門研究,出臺制度從根本上加以解決,提高政府解決企業問題的效率和速度。”

目前,成都已計劃在武侯、錦江等區(市)縣先行試點,順應互聯網發展趨勢,以方便基層、方便企業、方便群眾為出發點,形成“互聯網+政府”的模式,推進管理服務扁平化,提高政府服務效率。

與此同時,成都還將創新投融資體制、加快國有企業改革、深入推進統籌城鄉改革。

惠民生

“以政府勤奮指數,提升市民幸福指數”

回顧2012年11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時指出,“我們的人民熱愛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期盼著孩子們能成長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

前不久的9月30日,李克強總理在國慶招待會上表示,“人民幸福是衡量改革發展成效的標尺。要千方百計擴大就業,增加居民收入,努力解決困擾群眾的難題,讓貧困傢庭的孩子不再被輟學絆倒,讓普通群眾不因大病陷入絕境,讓心懷夢想的年輕人不被繁瑣的手續擋在創業創新的門外,不斷改善生態環境,持續增進群眾的幸福感。”

在唐良智看來,中央的號召就是政府工作的方向。“抓好創新驅動,走好‘一帶一路’,無論是增強經濟發展內生動力,還是拓展區域發展腹地和空間,歸根到底是要增進民生福祉,讓我們的老百姓得到更多實惠。”他多次在會議上強調,“要保基本、兜底線、補短板、促公平,努力讓全體市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成都作為四川省的長子,必須要有首位城市的擔當,不僅要為成都市民,也要為全省老百姓多提供就業崗位和就業機會。”唐良智多次說。

今年8月20日,唐良智在成都市人大常委會2015年學習會上進一步表示,“要通過創業帶動就業,通過招商帶動就業,通過穩增長減少失業。”“老百姓隻要有活幹,一傢都幸福。如果沒活幹,全傢都痛苦。因此,要千方百計消除零就業傢庭。”

唐良智曾在多個場合強調,“民生工作無小事”。要切實加強城市管理,深入開展“四改六治理”,完善城市感知系統,加強智慧城市建設,采取系統化措施更好地解決出行難出行堵等“大城市病”問題;要逐步提升公共服務質量,不僅要建設“美食之都”,更要打造“音樂之城、文化之都”;要完善基本養老服務體系,讓老人幹幹凈凈活出尊嚴、舒舒服服活出品質;要切實抓好精準扶貧,持續改善困難群眾生活;要切實維護城市安全和社會穩定,運用“互聯網+”優化社會治理,保障城市安全、市民平安。

時間回到2015年1月23日,唐良智高票當選成都市長。唐良智在“就職宣言”中承諾,“要以政府勤奮指數,提升市民幸福指數,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市民的根本利益,努力讓市民過上更有尊嚴、更加幸福的生活。”“任期有限,責任無限”,唐良智當時用“五個始終堅持”概括他將如何團結帶領政府班子,為成都1500萬樂觀向上、勤勞智慧的市民服務:始終堅持第一要務,始終堅持為民宗旨,始終堅持依法行政,始終堅持勤政務實,始終堅持廉潔從政。

成都的“十三五”,我們很期待。

新聞來源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dfjj/20151009/013523423864.s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erkins66 的頭像
    perkins66

    perkins66的部落格

    perkins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